表演藝考的考場上,有一項“朗誦”的考試內容。許多考生在應試時,搞不清“朗誦”與“背書(背誦)”的區別,大大影響了自己的考試成績。
背書主要是把作品內容通過反復記憶,能背誦出來,不必帶有情感表達,不必帶有臺詞處理……只要能順暢背出內容即可。而“朗誦”卻需要朗誦者通過自己的語言,自己的感情傳達原作品的內容、立意、情境和感情,與背書完全不同。在考場上許多人是在無任何情感和語言技巧的表現下,干干地背書式下完成的。吐字不清,普通話不標準,有聲無字,細聲細氣,大喊大叫……是經常出現的毛病。
朗誦對語言的表達是有很多要求的,是要有一定的練習和基礎的,即語言(臺詞)的技巧。臺詞在戲劇藝術中是具有專門的技巧的。是要有語言基本功的。未學習過的考生,就要看他具備語言表達的素質和條件的。如,普通話,口齒清楚,舌頭靈活,發音和音色正常,音質優良,具有一定的音量……這些條件,在背書中要求不是很高的。而作為演員卻是前提條件。
現在考場上,由于考生過多,臨場給每個人的時間不會超過三分鐘,除了個人準備的段子外,老師也會臨場給些段子,讓考生即興朗誦。三幾分鐘,通過朗誦就決定了你能否繼續參加考試。幾乎你一張嘴,沒幾句,考試老師就能鑒定出你的語言條件。所以,對此第一項考試內容沒有認識,沒有事先的自我鑒定,往往是很多考生落榜的失利的項目。
如何正確的認識“朗誦”,我下面給大家一些簡單的介紹:
首先,朗誦作品有體裁的不同,不同的體裁有不同的朗誦要求和方法。
散文:包括小說片斷、雜文、抒情散文、報告文學等等。除了敘事,把故事講清楚外,還要把故事的情境,意境,情感表達出來。文中涉及人物和人物對話,就必須產生人物的語言。對話還必須符合人物性格,什么人說什么話。另外是以第幾人稱寫作的文章,語氣和處理也有相應的要求。并且,散文的朗誦要像對人說話的語氣,不能是“讀報”的唸稿子……
寓言:寓言是以一種動物或其他來表現一段小故事,并傳達一個富于哲理的結論的作品。因此在朗誦時就要對動物的語言,進行藝術表現,要夸張和富于形象感。在故事結尾時,富于哲理的線束語非常重要,必須清楚地傳達給聽者。
詩:詩是用文學性極強的詞語,表達情感的作品,本身有許多要求,詩言志,詩抒情,詩有韻侓,有起伏,有節奏變化……因此朗誦詩或詩歌,特別要求意境、情感、節奏、韻律的表達,頌詩的韻味……特別要求要有內心視象,腦子里要出現“畫面”。詩中還分為抒情詩,格侓詩,史詩,愛情詩,童話詩,古詩詞……朗誦也有各自要求和方法……
綜上所訴,關于“朗誦與背誦(背書)有什么不同?”的內容就全部介紹個大家了。如果同學還有朗誦練習與
朗誦藝考培訓相關的問題,可以繼續關注本站了解更多關于表演專業朗誦的知識哦!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