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影人藝考表演學苑 發布時間:2017-11-13
2017年10月28日至11月2日,創始于1974年,以歌劇名伶瑪麗亞·卡拉斯命名的“瑪麗亞·卡拉斯國際歌劇大獎賽”中國選拔賽在中國音樂學院舉行。該項賽事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屬世界國際音樂比賽聯合會成員,為世界十大國際頂級音樂比賽之一,同時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推薦的A類賽事。大賽專門設立中國賽區,一方面是對中國聲樂水平的肯定,另一方面,為了更好地發掘和培養有天分的中國青年歌唱家,并幫助他們盡快走向國際歌劇舞臺。擔任本次中國選拔賽評委的是當下活躍在國內外歌劇舞臺上的聲樂翹楚,從評委組成看,足以體現該賽事的專業水準。參賽選手均為國內各大專業院團的聲樂演員及音樂院校的聲樂學子。
來自南京藝術學院音樂學院大四學生張立韜在比賽中不負眾望,獲得三等獎。按比賽規定,只有一二等獎得主才有資格前往希臘參加決賽。但張立韜同學以其穩健、低沉、渾厚的音色以及對作品準確無誤的音樂理解,打動了專家評委,尤其受到雅典國際藝術中心主席安娜·庫庫拉琪女士的青睞并特批其赴希臘決賽。張立韜在此次比賽中的表現可圈可點,他參賽的曲目為“in diesen heil gen hallen ”(選自莫扎特歌劇《魔笛》);“vi ravviso”(選自貝里尼歌劇《夢游女》);“come dal precipita”(選自威爾第歌劇《麥克白》);“gute nacht”(選自舒伯特聲樂套曲《冬之旅》);“auf dem flusse”(選自舒伯特聲樂套曲《冬之旅》)。前三首為歌劇詠嘆調,后兩首為藝術歌曲。張立韜作為少見的男低音歌者,詮釋三首歌劇詠嘆調足見其勇氣與信心。因為這三首作品被公認為男低音的試金石。兩首藝術歌曲的演繹成功地詮釋了舒伯特聲樂套曲的精髓,較好地傳達出作品背后的文化內涵。
據張立韜的聲樂指導教師王玉健教授介紹,早在在2016年10月,張立韜就曾獲得過在意大利舉辦的第十九屆阿爾卡莫國際聲樂大賽二等獎,此獎項也是中國選手迄今為止取得的最好成績。王玉健強調,參加國際聲樂比賽,選手需克服心理壓力、語言障礙及由于文化差異所帶來的對作品理解的難處。對于一個在讀本科大四學生來說,能夠入圍國際聲樂比賽,本身就是歌唱實力的體現,也是國際社會對其聲樂素養的肯定。決賽環節需要選手演唱21首不同時期、不同風格、不同語言的聲樂作品,另外準備一部歌劇主要角色的所有唱段,對選手來說,在短時間內要完成如此多的曲目,無疑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王玉健也希望張立韜同學再接再厲,借助高水平的賽事平臺,勇攀藝術高峰,向聲樂藝術的最高殿堂高歌猛進。(南藝音樂學院)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
ONLINE 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