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白,是角色在舞臺上獨自說出的話,它從古典悲劇發展而來,在文藝復興時期的
戲劇中使用十分廣泛,是把人物的內心感情和思想直接傾訴給觀眾的一種藝術手段。往往用于人物內心活動最劇烈最復雜的場面。”
從表現形式上來說,獨白可以分為有聲獨白和無聲獨白。有聲獨白是指演員把人物內心活動直接告訴觀眾;無聲獨白是指演員單靠表情和形體使觀眾獲得想像的空間。就有無戲劇性而言,也可以把獨白分為兩類,一是說明、解釋性的,用來敘述幕前和幕間發生的事情,幾乎沒有什么動作性;一是“思想的形象化”,或者說是“出聲的思考”,這類獨白如果運用得當,可以充分表達人物的內心活動和沖突,成為戲劇性動作,起到推動情節發展的作用。
作為人物自身獨處時的自言自語,獨白是人物性格的自我揭露。但到了近現代,獨白這種比較成熟的戲劇表現手段卻遭到了質疑。阿契爾認為,戲劇作為模仿現實生活的藝術,意在給觀眾造成生活的幻覺,“如果在一個絕對真實的房間里,我們看見一個人,他也在努力使自己變得同樣地真實,而突然間卻用很漂亮的語言對自己大聲談起自己的情感、動機或者希望來,我們就會撲嗵一聲從這個慣例掉進了另一個慣例里去,而且得到一種和真實感極不調和的感覺。”③所以他認為,現代戲劇理應廢棄獨白。
但是,任何一種藝術形式都不可能是對現實生活的真實模擬,都具有一定的假定性,只不過假定性的程度不同而已,所以我們不能簡單地用自然科學的觀點看待藝術的“真實”。如果說所有藝術都是戴著鐐銬跳舞,那么戲劇無疑是戴的鐐銬最重的藝術形式之一。它本來就受很多舞臺規則的限制,表現手段極其有限,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更不能輕言放棄某種表現手法。對于任何一種有效的戲劇手段,都不能采取簡單粗暴的態度,而應該以創作實踐為依據,研究劇作家們運用它的經驗,研究它潛在的性能,分析它隨著戲劇藝術的發展有了什么發展變化。我們在談到獨白時,不應輕言放棄或者保留,而是要從劇本的創作實際出發,看作者用得是否得當,是否有助于性格揭示和劇情發展。
首先,在揭示人物內心隱秘活動、表現人物的內在沖突上,獨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莎士比亞的悲劇中,此類獨白的運用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在他著名的悲劇《哈姆萊特》中,除了第五幕之外,前面四幕中單是哈姆萊特的獨白就有七次。第一次是在第一幕第二場,國王和王后安慰哈姆萊特之后,哈姆萊特發出了那段著名的“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的獨白。父親的猝死、母親的迅速改嫁使哈姆萊特改變了對世界的看法。明媚的陽光忽然之間變成了萬里陰霾,他假意答應母親的要求,而內心卻郁結、苦悶、疑惑,這段獨白便是此時哈姆萊特內心隱秘的自我揭示。同一場的第二次獨白很短,是在霍拉旭告訴哈姆萊特鬼魂出現的事情后,此時他開始有所懷疑和警覺。同一幕的第五場,父親的鬼魂告訴了哈姆萊特自己被害的真相,哈姆萊特有一次很長的獨白。此時,他的震驚、憤怒通過獨白表現出來,他第一次發誓要復仇。第四次獨白在第二幕的最后一場,這也是本劇中哈姆萊特最長的一段獨白。此時哈姆萊特的內心正在經受著煉獄般的折磨,他高高在上的思想和深刻敏銳的洞察力限制了自己的具體行動,為父報仇這樣一種對他而言極其簡單的事卻顯得沉重無比。他一方面把自己和幾個伶人作比較,痛斥自己的遲遲不肯行動;同時又為自己開脫,擔心是鬼魂在誘惑自己,計劃用演戲來“發掘國王內心的隱秘”。如果說前面的獨白僅僅是哈姆萊特內心隱秘活動的泄露,那么從這一幕開始,哈姆萊特的獨白便不僅是在揭示內心活動,而且也成了展現其內心沖突的主要手段。此后哈姆萊特的獨白在第三幕出現兩次,在第四幕出現一次,每一次的獨白無不攝人心魄、激情橫溢,既披露了心靈世界,又揭示了內心沖突,不斷推動人物關系向前發展,成為劇情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綜上所述,關于獨白有哪些表現形式?的內容就全部介紹給同學們了,同學們都有新的收獲吧。如果同學還有話劇獨白、
影視表演藝考相關的問題,可以繼續關注本站了解更多哦!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